Monday 1 October 2012

斷諸放逸,省於言語

優婆塞戒經禪波羅蜜品第二十七

善生言:「世尊!菩薩摩訶薩修禪波羅蜜,云何禪定?」「善男子!禪定即戒、慈、悲、喜、捨,遠離諸結修集善法,是名禪定。善男子!若離禪定尚不能得一切世事,況出世事?是故應當至心修集。菩薩欲得禪波羅蜜,先當親近真善知識,修集三昧方便之道──所謂戒戒、攝諸根戒、斷於邪命、如法而住,隨順師教。於善法所不生知足,修行善時心無休息,常樂寂靜遠離五蓋。心樂思惟觀生死過,常修善法至心不廢,具足正念,斷諸放逸。省於言語亦損眠食。心淨身淨,不親惡友不與惡交,不樂世事;知時知法,了知自身。觀心數法:若有喜相、愁相、瞋相、軟相、堅相,知已能除,猶如金師善知冷熱,不令失所。」

這段經文主其實主要是在講菩薩在證悟之後,應該要如何進修禪定?
但我覺得裡面的內容不管是對證悟的菩薩想要修禪定,或者對未證悟的菩薩如何把憶佛定修得更好
我覺得都可以非常受用甚至好好的來反觀自己
看到導師講的非常精采,覺得如果不打出來分享的話實在是太可惜了!所以打出來分享給大家! 


由於字過多,所以只取某些部分內容,想要更瞭解的請自行看書了
導師在《優婆塞戒經講記》第八輯 p248~261頁說道:

善生菩薩在此為我們請問:「菩薩證悟之後,如何修禪定波羅蜜?」因為他指的是菩薩摩訶薩,不是凡夫菩薩,所以一定是問悟後進修禪定的。 佛說:「禪定就是戒、慈、悲、喜、捨,以及遠離諸結、專集善法,這叫作禪定。」所以, 佛說的禪定是廣義的。換句話說,佛說的禪定,主要是在「心得決定」上面,也就是「心一境性」。.....如果離開禪定就不能成就一切世間事,何況出世間事。譬如學音樂,如果不很專心,你學不成就的;學插花也一樣,如果不專心,隨便插一插,也會插得不精緻,韻味也插不出來。所以,如果不專心就表示沒有禪定,連世間事都學不好,更無法修學出世間事;因為修學出世間的種種行門,更需要專精一致,因此應當要至心修集禪定。換句話說,不論是多聞、熏習、參禪,都必須專心,心識不要散漫的隨意攀緣。 

佛說:修行善法時,心不可以休息,應該不斷的努力精進實修。並且要常常樂於寂靜、遠離五蓋。樂於寂靜是說不攀緣,沒事時心就安住下來,住在憶佛的淨念中,或轉依真心的境界來安住,這叫作常樂寂靜。如果一天到晚向外攀緣,像六群比丘一樣,就沒有辦法證得三昧了!而且還要遠離五蓋,五蓋就是貪欲蓋、睡眠蓋、掉悔蓋、疑蓋以及瞋恚蓋,這五蓋都要遠離。

要常常以至誠心修種種善法,不要讓善法廢棄掉。並且要具足正念,沒有正念的人不可能發起禪定三昧,也不可能證得般若實相,想要開悟明心是不可能的,一定要有正念才有辦法明心。還要斷諸放逸,斷放逸就是讓心不掉散;若是每天花天酒地,或者一有空閒就要找人下棋,靜不下來;有人是喜歡每天上館子,家人煮的飯不想吃;總之就是追求享受,這就是放逸。如果放逸,心就不能在法上用功了,所以要斷諸放逸,才能專心在法上用功,否則三昧的親證就沒有希望。

 「省於言語」,話不必多,一天到晚開講,無益於道業。有人喜歡講電話,一聊就聊到電話線快燒掉了。現在很多年輕人,不論何時何地,閒著無聊就講電話,有人月薪還不夠付手機話費。後來因為同一個電話網內免費,有人就因此更要聊天了,但這都是掉散,對於修學三昧非常不利。修行就是要能安於寂滅的境界。....因此大家要學著安於寂寞,接著還要享受寂寞;寧可坐著一動也不動,觀賞風景都好,心中不起任何妄想,更不起貪;寧可這樣,也不要去打電話聊天。所以我不會主動打電話給別人,除非有事情。這叫作省於言語。等到你習慣了,你隨便沙發上一靠,坐著也可以修定,妄想也都不會起來;這樣來修定,事半而功倍:花五毛錢就買到兩塊錢的東西,省於言語的目的就在這裡。

「亦損眠食」,不要貪睡,色身需要睡六個鐘頭,就睡六個鐘頭。有的人體質特異,他每天必須睡九個鐘頭,那就睡九個鐘頭,不要睡十個鐘頭,以能維持色身的健康正常為原則。有人貪睡眠的滋味,在賴床時領受睡眠的滋味,但是不要貪睡眠之法,因為無益於道業。食為什麼要損?因為吃太多了一上座就會打瞌睡,無法修禪定三昧,所以飲食能省就省。

 .... 「心淨身淨」:學佛人要求的是心清淨、身也清淨,不要常常燈紅酒綠,身不清淨,心也不清淨。 「不親惡友,不與惡交」:想要修禪定,千萬不能親近惡友,也不要與惡事有交涉;若是交涉入惡事中,下輩子都不在人間了,還能繼續修三昧嗎?但是會與惡事交涉的原因,都是因為親近了惡友。「不樂世事」:也不要對世間法產生喜樂心,因為對世間法事物有喜樂心,禪定就沒辦法修,一定會不斷的生起妄想,不能制心一處的,所以要「不樂世事」。....也要觀察自身的種種心數法。每天晚上都應反省:整整一天都為了什麼事情而歡喜了幾次、生氣了幾次?這些都有心數可以計算的;又如今天為什麼事情憂愁了幾次?又為什麼事情起貪幾次?要觀察自己:今天心是柔軟相時比較多?或是堅硬相時比較多?都要觀察。知道了就要能修除不好的心數法。譬如打造金飾的金師們,他們要善於知道金子在什麼樣的溫度下來打造到何種程度,善於知冷熱,不令失所。如果不知這些道理,他一定打造不好金飾。修學三昧也一樣,要懂得什麼樣的時節因緣應該修什麼層次的禪定,不能在未到地定都未發起的狀況下就想得第四禪,不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

‘不惜歌者苦,但伤知音稀’
写文章最怕没人读,
最怕没人给评语。
你的评语将是我最大的鼓励。
谢谢!